首页 资讯 正文

街警校“组团出击”!这场反诈宣传“干货”满满

体育正文 81 0

街警校“组团出击”!这场反诈宣传“干货”满满

街警校“组团出击”!这场反诈宣传“干货”满满

为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,推动区委转型发展部署落地见效,江夏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启动党员"先锋引领"活动,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,营造比学赶超、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。

江夏区委组织部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推出《先锋引领》系列报道。全面呈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在创新发展、城市建设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实干风采,生动展现他们迎难而上、勇挑重担的奋斗姿态,记录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拼搏印记。系列报道将以鲜活故事为笔,以真实事迹为墨,生动诠释 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 的精神内核,为加快推进发展转型“闯关”,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夏篇章凝聚先锋力量。

图片

春日里的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道青春村,千亩樱花如云(rúyún)似霞,游客沿着环湖绿道漫步,村民在樱花市集售卖(shòumài)土家酱香饼和手工米酒, 这幅和美乡村(xiāngcūn)图景的背后,离不开青春村党总支书记余先兵的十年深耕(shēngēng)。从“空心化”严重的贫困村到“省级文明村”,从传统种养到农旅融合,他以“樱花为媒”激活红色引擎,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振兴(zhènxīng)之路(lù)。

△安山街青春村樱花园(yīnghuāyuán)

Image
从“三难困境”到“樱花破题”

“2011年刚回村时,村集体账上没钱,1750亩(mǔ)鱼池被低价(dījià)发包,1200平方米房屋破败闲置,300亩土地撂荒长草,年轻人(niánqīngrén)大多外出打工(dǎgōng)。” 青春村党总支书记余先兵回忆,当时村里陷入村湾治理难、资源利用难、产业发展难的(de)“三难”困局,常住人口不足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,逐渐变成了“空心村”。

△余先兵(左一)和村民了解(liǎojiě)情况

转机始于一次偶然的启发。2011余先兵从新闻报道中(zhōng)注意到武大樱花大道的火爆场景(chǎngjǐng)。当看到“赏花人流如织”的画面时,他心中闪过一个疑问:“这花看了能吃饱啊?”但很快,他意识到其中的商机(shāngjī)“不,这花不光能看,还能做大文章(wénzhāng)。武大的樱花历史悠久,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深挖。”带着(zhe)这样的思考,他带领村民在荒地上种下130亩樱花,开启了一场(yīchǎng)“赏花经济”的探索。

△游客在樱花树下(xià)拍照

12年后,这片樱花(yīnghuā)园扩至310余亩,2023年首届“浪漫青春 一三一四”赏樱季吸引20万游客打卡,带动村民(cūnmín)办农家乐、卖土特产、建采摘园,周边20户村民平均(píngjūn)增收2万元“樱花不仅是风景,更是打开(dǎkāi)乡村振兴的金钥匙。”余先兵说,村里(cūnlǐ)顺势成立“武汉半岛飞花”强村公司,将闲置厂房改造出租,打造植物隔离检疫圃(pǔ),建设百亩蔬大棚(dàpéng),带动创收达800万元。2025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61万元,较2011年增长超20倍。

Image
党建领航激活“美丽经济”

走进青春村麻城海湾,徽派民居鳞次栉比,樱花步道蜿蜒串联起一个个网红打卡(dǎkǎ)点,展现出一幅美丽(měilì)乡村的新画卷。而这份美丽蜕变的背后,离不开(líbùkāi)党建引领下“三变”改革的深度推进(tuījìn)。通过“资源变资产、村民变股民、村湾变景区(jǐngqū)”,村庄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活力景区的华丽转身。

“一(yī)个党员(dǎngyuán)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。” 余先兵介绍(jièshào),他(tā)创新推行的“双引双带”工作法(fǎ),为“三变(sānbiàn)”改革注入强劲动力。所谓 “双引双带”,即党组织引领方向、党员引领示范,党员带头(dàitóu)创业探索发展路径,带动村民共同致富。在这一工作法的指引下,村“两委”以党建为引领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在青春村麻城海湾绘就了“三变”改革的生动实践。

组织赋能强堡垒村党总支与强村公司、企业(qǐyè)党支部结对共建,设立党员示范岗(shìfàngǎng)”,70余名党员带头参与赏樱季志愿服务,庄刘家湾小组长刘敦红主动开放自家厨房供(gōng)游客烹饪农家菜(nóngjiācài),让党员红成为最美底色。

△青春村党员志愿者在樱花树下(xià)合影

资源整合(zīyuánzhěnghé)拓路径通过三资清理收回闲置鱼池、厂房和土地,引入高校(gāoxiào)专家团队规划飞花十二湾布局,形成(xíngchéng)滨湖风光(fēngguāng)观赏区、现代农业体验区等四大板块,无花果基地、马术俱乐部等新业态相继落地,带动3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。

校地联动聚人才,武汉大学经管学院、地质大学等高校团队驻村调研(diàoyán),乡贤联谊会吸35名能人返乡,乡贤敖进投资(tóuzī)改造村湾建成徽派民居,余明胜(yúmíngshèng)将老宅改造成民宿(mínsù),形成能人领航+智力支撑的发展格局。

Image
从“单一赏花”到“全季运营”

如今的青春村,已不再局限于“春季赏樱”的单一模式。强村公司统筹推出“春赏樱、夏采果、秋骑行(qíxíng)、冬养生”全季旅游(lǚyóu)产品。顺家湾100亩果蔬采摘基地里,“波姬红(hóng)”无花果从(cóng)7月(yuè)持续采摘至11月,形成“采摘+加工+电商”产业链(chǎnyèliàn);鲁湖畔“农业迪士尼”项目即将落地,大屋余湾花田美宿融入环鲁湖文旅经济圈,成为武汉近郊“微度假”热门目的地。

△青春村顺家湾种植的无花果

“村民(cūnmín)住新房、赚薪金、分股金,连续举办三届赏樱文旅活动(huódòng),带动村民办农家乐、卖土特产建采摘园,增加村民收入达300多万元。”余先兵介绍,通过保洁公司化(gōngsīhuà)运营、门前“三包”等机制,让22个自然湾蜕变为13个“美丽村湾示范点”,摘下“省乡村振兴(zhènxīng)示范村”等荣誉(róngyù)。

“每一寸土地都能绽放振兴之花。”余先兵正谋划环鲁湖EOD项目,推动“农业(nóngyè)+文旅(wénlǚ)+康养”深度融合,让“飞花逐梦”的(de)故事成为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

从荒地到花海,从 “空心村” 到网红打卡地,余先兵用十年(nián)时间印证党建引领是(shì)根本,因地制宜是灵魂,共建共享是核心。当樱花树在鲁湖畔年年绽放,这位乡村振兴 “领航人” 正(zhèng)带领青春(qīngchūn)村村民,在和美乡村的画卷上续写更多可能。

编辑 | 刘(liú)明月 责编 | 熊利兵
编审 | 孙庆阳 终审 | 韩慧(hánhuì)
©江夏区融(róng)媒体中心

转载须获授权 否则视为(shìwèi)抄袭侵权

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“掌握(zhǎngwò)江夏”客户端

(来源:极目新闻-极目号(hào))

更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(cǎinà)即付报酬。

街警校“组团出击”!这场反诈宣传“干货”满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